近日,心血管内科主任马礼坤教授、副主任医师孔祥勇带领的高血压介入团队成功开展经皮超选择性肾上腺动脉化学消融术(SAAE)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在高血压介入诊疗领域再次取得新突破,为安徽地区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65岁的赵大爷血压升高伴低血钾数十年,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血压波动大。经马礼坤教授、孔祥勇副主任团队仔细甄别,术前完善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检测,ARR明显升高,肾上腺CT提示双侧肾上腺小腺瘤,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行分侧肾上腺静脉取血(AVS)提示,双侧原醛、一侧肾上腺优势分泌。
经过团队讨论并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心血管内科高血压介入团队决定为赵大爷实施经皮超选择性肾上腺动脉化学消融术。手术微创,局部麻醉,赵大爷术中全程清醒,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赵大爷血压由术前的180/106mmHg迅速降至150/85mmHg,醛固酮水平明显降低,肾素受抑制情况改善,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马礼坤教授介绍,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人数约2.45亿,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的5%-10%。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PA患者发生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更早且更加严重。目前PA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前者需使用螺内酯、依普利酮等(为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往往副作用较大;后者为传统的外科切除或经腹腔镜切除肾上腺,有一定的创伤和并发症风险。
经皮超选择性肾上腺动脉化学消融术(SAAE)是一种使得部分肾上腺病变组织坏死达到降低醛固酮水平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安全性高,效果显著,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部分患者可达到根治高血压的效果,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马礼坤教授提醒,如果存在以下情况,建议进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筛查:
(6)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患者。
(心血管内科 孔祥勇 文/图 马礼坤/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