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微信扫码

    预约挂号

  • 支付宝扫码

    预约挂号

  • 微信扫码

    互联网医院

特色技术
您的位置:首页>>医疗特色>>特色技术
癫痫、头痛、四肢麻木乏力 原来是脑子里的“马蜂窝”在作祟!
发布日期:2023-04-28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中安在线   点击: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说起矢状窦旁脑膜瘤,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但有人做了这样一个比喻,矢状窦旁脑膜瘤就像长在脑子里的“马蜂窝”,不捅它,可能暂时没事,一捅它,就存在多种风险。

近日,两位地域相隔千里的大脑功能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在经历了辗转坎坷的就医历程后殊途同归,先后就诊于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颅底及脑干肿瘤外科,经由夏成雨教授手术后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34岁的小王来自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是一名俄语教师,2020年7月被诊断患有大脑功能区矢状窦旁脑膜瘤。当年8月接受了手术治疗,考虑出血风险,手术没有完全切除已经侵犯到矢状窦的肿瘤。

此后复查发现,矢状窦内残留的肿瘤在逐渐增大,小王随后又接受了伽马刀治疗,希望可以延缓二次手术的时间。但事与愿违,2022年9月开始,小王出现了下肢间断性麻木的症状,并逐步加重。磁共振检查提示,肿瘤还在继续增大,小王的心情跌落到了谷底,“我无法想象自己的后半生将在癫痫发作、肢体瘫痪的状态下度过。”

来自南京的李女士也有着和小王同样的困扰。李女士今年37岁,2015年初被诊断出患有脑功能区旁的矢状窦旁脑膜瘤,辗转多地后接受了手术治疗。考虑到出血风险,矢状窦内的肿瘤也没有完全切除。因术中脑功能区受损,李女士术后接受了半年的康复治疗,左下肢的功能才逐渐恢复。

七年来,李女士一直定期复查磁共振,矢状窦内残留的肿瘤也在逐渐增大。李女士和作为外科医生的爱人开始各处咨询,但得到的回复均是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很难实现肿瘤全切。第一次手术后肢体偏瘫的经历,更是给李女士留下了灰暗记忆。

尽管小王和李女士的处境都非常艰难,但她们始终没有放弃,“勇敢地活下去”是她们一直秉持的信念。网络搜索、四处打听、各地奔波……“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最终,两人通过报道了解到,夏成雨教授团队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治疗方面的特色技术。随后,小王和李女士均选择来到中国科大附一院南区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

入住病区后,夏成雨教授带领医护团队对小王和李女士的病情进行分析,并结合病史及身体状况,完善相关检查。随后,夏成雨教授团队与手术室、麻醉科密切配合,为两人实施了残留复发矢状窦脑膜瘤的全切手术。在医护团队的严密监测和悉心护理下,二人术后恢复顺利,无明显并发症,一周后相继出院。

夏成雨教授提醒,侵犯矢状窦的矢状窦旁脑膜瘤应尽量避免姑息性切除部分肿瘤,尤其是年轻患者预期寿命长,姑息性切除后的10年内,肿瘤复发增大的概率很高,再次治疗将非常棘手。

关于矢状窦旁脑膜瘤的知识,一次给您解答清楚

1、什么是矢状窦旁脑膜瘤?

矢状窦旁脑膜瘤是指肿瘤基底附着在上矢状窦(大脑表面主要的回流静脉),而且在不同程度上侵犯上矢状窦的脑膜瘤,是较为常见的良性脑膜瘤。

2、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矢状窦旁脑膜瘤生长缓慢,早期压迫脑组织和矢状窦可不产生症状,或者有轻微头痛或肢体偶尔麻木抽搐等症状,容易被忽视。肿瘤长大导致脑水肿或颅内压增高时,则出现明显的头痛,肢体麻木乏力等。

3、矢状窦旁脑膜瘤为何治疗困难?

因为肿瘤侵犯大脑重要的回流静脉——矢状窦,术中如果损伤矢状窦静脉容易导致大脑静脉回流障碍,出现脑肿胀,患者可能发生瘫痪甚至昏迷。因此,术中很难做到肿瘤的全部切除,导致肿瘤残留。对于超过65岁的、肿瘤为良性(WHO 1级)的人来说,残留部分肿瘤可能影响不大,因为残留肿瘤复发缓慢,一般要5-10年时间才长大到危及肢体活动或生命的程度。但对于年轻患者,或者是不典型脑膜瘤(WHO 2级)的患者来说,5年内将很快复发,治疗非常棘手,再切除更难全切,放疗效果也不好,甚至诱发恶变,增加癫痫发生概率,还可能导致肿瘤无法控制而危及生命。

目前,现代医学研究关于脑膜瘤的形成机制还未完全弄清,因此没有有效预防脑膜瘤的办法。夏成雨教授提醒,如果出现头晕、头痛、癫痫、四肢麻木等症状,要及早进行头颅磁共振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记者 徐慧媛 通讯员 张楠 方咏)

网址链接:http://ah.anhuinews.com/kjyww/202304/t20230426_6826217.html

责编:方咏

Copyright © 2017安徽省立医院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5009222号-3   Designed by Wan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