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菌移植,听起来是不是很“重口味”?其实是针对肠道疾病的一种新兴治疗技术,通过粪菌移植,可以重建患者的肠道菌群,有效纠正肠道菌群紊乱。近年来,粪菌移植技术在中国各大医院的临床应用也逐渐普及,国内目前应用较多的领域为感染性腹泻、炎症性肠病、便秘等胃肠道疾病的治疗。我科也于今年五月份首次开展此项技术,目前已成功完成两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
那么粪菌移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粪菌移植是咋回事?
✔粪菌移植,又称为粪便移植、粪菌治疗、肠道微生物移植等,是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至患者胃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以此治疗肠道内和肠道外疾病的过程,它也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器官移植”。
✔从古至今,粪菌移植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直至如今写入临床指南。东晋时期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曾记载“并善,又绞粪汁,饮数合至一二升,谓之黄龙汤,陈旧者佳”,当时用于治疗中毒性腹泻及感染性肠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也曾对粪菌液用于肠道疾病的治疗做了记载,但当时并未对其传承推广。直至1953年西方国家最早将其应用到临床治疗,2013年美国胃肠病学会将粪菌移植写入临床指南。目前,在澳大利亚、美国、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已有数千例治愈患者。
认识人体肠道菌群
✔近百年来,人们谈菌色变,大部分微生物被人们敬而远之。我们始终认为去除细菌是改善健康的最直接方式。但其实在我们身体的细菌,并不是都是有害的,尤其是肠道中的细菌可以起到很多重要的作用。

✔在人体肠道内寄存者大量的细菌,经过漫长的进化,它们与人类达到共生共存,和平共处的状态,它们叫“肠道菌群”。这些数目庞大的细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类: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
有益菌,也称之为益生菌,主要是各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要素,可以合成各种维生素,参与食物的消化,促进肠道蠕动,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长,分解有害、有毒物质等。
有害菌,如葡萄球菌等,数量一旦失控大量生长,就会引发多种疾病,产生致癌物等有害物质,或者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中性菌,即具有双重作用的细菌,如大肠杆菌、肠球菌等,在正常情况下对健康有益,一旦增殖失控,或从肠道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就可能引发许多问题。
肠道菌群一旦失衡,屏障功能受损,有害菌就会突破肠粘的保护屏障进入身体各处,继而引发多种疾病。研究发现,包括肥胖、糖尿病、癌症、自闭症等在内的50多种疾病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粪菌移植为啥能治病?
✔在认识到肠道菌群与机体健康的重要关系后,人们开始通过配方营养、益生菌或者药物来调节菌群从而预防和减轻疾病。而“粪菌移植”则是一枚“重磅炸弹”。因为他是一种快速改变肠道菌群最直接的方法和途径。
✔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内的有益细菌会维持一个动态平衡,抑制致病菌的增值。如果这个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如肠道艰难梭菌感染),患者自身的菌群可能会永久失去恢复平衡的能力。此时如果采集健康者的便样,稀释后注入患者的结肠,让注入的大便中的有益细菌掌控局势,在患者肠道安营扎寨,那么被破坏的平衡或许会恢复,使患者肠道恢复健康。
粪菌移植目前能治疗哪些疾病?

✔粪菌移植主要运用于治疗肠道相关性疾病,如艰难梭菌感染、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放射性肠炎等。
✔同时还用于治疗一些非肠道疾病,如肝脏疾病(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综合征(肥胖、糖尿病)、帕金森综合征、抑郁症、孤独症等。
“原料”找谁来捐献?
✔要移植粪菌,那就要解决“原料”来源—粪便。
✔粪便是粪菌移植的核心成分,而这粪便并不是随便一个人的都可以,也不是可以简单提供的。
✔为了分离一份优质的不含病菌的粪菌群,对捐粪者的要求很高。 必需符合没有任何疾病,饮食生活都很健康,至少3-6个月内没有发生腹泻、没有使用过抗生素,而且必须没有传染病和胃肠道疾病者,还有一些其它多项限制性条件要医生来判断。一般可以优先选择小孩或年轻人粪菌标本。
✔我科目前开展粪菌移植技术的前期标本收集及标准化粪菌制品的制备工作主要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卓源健康人体微生物组研究联合实验室完成。
粪菌移植具体流程是什么?

✔粪菌移植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主要包括:
一、经上消化道途径:主要指口服菌液、菌群胶囊;
二、经中消化道途径:通过鼻肠管、胃镜活检孔、经皮内镜下胃造瘘及空肠置管等;
三、经下消化道途径:通过结肠镜、经肠造瘘口、经肛保留灌肠。
✔我科目前开展的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粪菌移植技术主要为7天移植疗程方案,即:第一次结肠镜下结肠途径移植菌液量120ml;第一次移植后,经肛保留灌肠连续6天各灌注菌液40ml为一个疗程。
粪菌移植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结肠镜下移植后,需要卧床休息至少2小时,尽量避免下床活动,有便意时可深呼吸,以降低腹内。
✔经肛保留灌肠一般建议在餐后3小时(可以选择晚间睡前)实施,以避免餐后肠蠕动的高峰期。灌肠后即休息,避免下床活动,卧床时采取膝胸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仰卧位各15分钟交替休息。
✔术后一般建议半流质饮食,推荐摄入米汤、稀饭、馒头,根据病情逐渐开放饮食。
✔粪菌移植术后随访时间:一般建议移植术后1周、4周、12周进行一次随访。
✔粪菌移植技术总体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多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些症状一般可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理。
(消化内科 王玉含 文/图 陈思/审核)
温馨提示:
中国科大附一院消化科于今年五月份已经开展了粪菌移植技术,主要针对炎症性肠病以及腹泻型功能性胃肠病,目前已成功完成两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有感兴趣的病友可以电话联系我们或者门诊就诊咨询详情。
13675600139(徐医生)、18963788833( 护士办)
附:粪菌移植门诊咨询主任坐诊时间
王巧民主任
坐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周五上午
解丽主任
坐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五上午
陈思主任
坐诊时间:周三上午、周五全天
责编:朱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