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记者看到90后护士唐海忙碌的身影。
回首庚子年初驰援武汉的情景,唐海说:“希望能用自己在学校及临床所学的知识与技术为饱受病毒困扰的湖北人民、武汉人民出一份力!”
去年大年初三,本应该是阖家欢乐、共度春节的日子,彼时的武汉疫情告急,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唐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护士长!我年轻、身体好,没有家庭负担!”唐海主动请缨。
“小伙子挺能吃苦的,虽然走上工作岗位不久,但做事积极认真,科室里高精尖的仪器,像呼吸机、ECMO等都会操作,综合能力不错!”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朱守俊告诉记者,经综合考察,唐海加入了安徽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安徽省重症护理队)。
重症医学科的工作本来就繁重,唐海平日里没少让父母“关心”,逆行武汉,唐海压根没敢和父母提半个字。
“怕父母担心,心想着到了武汉再跟父母报平安,那时候他们也不会说我什么了吧!”唐海的言语之间既流露出对父母的爱,又有着新时代90后的“叛逆”。
抵达武汉后,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南五楼(重症监护室)成了唐海挥洒汗水的“战场”。
穿一次性手术衣、防护服、戴手套、穿鞋套、靴套、带防护面罩……仅是进入病房前,唐海已大汗淋漓;生命体征的观察记录、翻身拍背、吸痰、大小便的处理、CRRT、ECMO、一些突发病情变化的处理,唐海“通通拿下”,娴熟干练;为了节约医疗物资、多些时间照顾患者,进病房前的唐海便少吃不喝,有时候在病房一待就是10小时,潮湿的衣服是常态,脸上的压痕更是常态……完善护理记录的时候竟成了唐海“奢侈”的休息时光。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忙得连轴转的唐海时间根本不够用,连为自己“担心”的时间都没有。乐观的他总是告诉自己“不要怕!怕没有用”、“我是一名重症护士,用自己所学,用自己所长去救治护理更多的重症患者是我应该做的事,也是我想做的事”!
唐海坦言,在武汉的那段日子,早已把医院当做自己的第二个家了,那里有着许多刻骨铭心的温暖故事。
“记得有一天夜班,大概凌晨3点左右,一位处在哺乳期的新冠肺炎患者,她在病房走廊来来回回走动。我问她,这么晚了怎么还没睡?她说饿了,给她热了份盒饭,她一直说谢谢,眼圈里泪水直打转。”唐海记忆犹新。
别看唐海是个90后大男孩,内心却很柔软。他觉得新冠肺炎患者不仅仅需要最好的治疗护理,更需要的是像家人一般的关心,他也一直把患者当做家人。
“虽然在省立医院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当中唐海年龄最小,但是他从来没有表现出退缩和胆怯,而是和我们一起,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用行动践行着南丁格尔誓言。”在安徽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员、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曹志敏眼里,唐海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90后是能担大任的一代。
翻开唐海的“战疫日记”,一段朴实而有力量的文字映入眼帘。“一张张转危为安时的笑脸,一句句暖心的感谢,一个个康复离院的背影就是对我最大的认可,我想这就是我要与患者共进退的理由。”这大抵就是唐海在武汉前线日夜奋战的源动力吧!
去时飞雪,归来春风。从2020年1月27日出征至2020年3月31日凯旋,唐海在武汉奋斗了65个日夜!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唐海还为这底色添上了一抹“红”!
“看到身边的党员,无论发生什么都冲锋在前,挺身而出,他们无畏生死、英勇担当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吸引着我,我在前线写下神圣的入党申请书,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回首入党时刻,唐海难掩激动之情。
如今,回归日常工作岗位的唐海,时刻践行着“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的誓言,在工作中自觉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他表示,愿为守护大家的生命健康而不懈奋斗!
责编:朱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