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由安徽省防盲技术指导中心、我院眼科承担的国家级项目“原发性前房角关闭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筛查和早期诊断及干预方案”在金寨县医院圆满完成,项目总结会在金寨召开。
总结会由安徽省防盲中心主任、我院眼科副主任温跃春主持,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四级调研员时南军参加总结会并发言。我院眼科主任医师吴章友、副主任医师万川、主管护师王敬等分别发言,就整个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汇报。项目流调队在金寨县医院的大力支持下自2019年5月开始组建,在进村入户的流调过程中克服了交通不便、方言交流困难、场地条件简陋等种种困难,历时2个半月深入金寨县全县范围内40多个行政村共完成了1万余人的现场调查工作,最终筛查出240余名青光眼高危患者,并对当地群众和村医进行眼健康科普教育100余场;由于年初新冠疫情影响,造成后期干预项目延迟,流调队积极调整工作节奏和治疗方案,于10月9日顺利启动青光眼高危患者的早期干预,在一周的时间内共完成了123人次的激光干预治疗,成功率100%,无一例并发症出现,全部达到预期效果。
时南军指出,本次国家级基层网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离不开各方的通力协调与配合,项目的开展不仅为老区人民普及了眼健康知识,而且为当地医务人员提高防病治病能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通过对项目筛查出来的患者进行免费的眼部检查和早期激光干预治疗,不仅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还为今后进行青光眼大规模防治积累了经验。
国家级项目“原发性前房角关闭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筛查和早期诊断及干预方案”,选择安徽金寨县与江西宜丰县作为研究地点,由两地省级、县级医院组成流调研究队。该项目主要目标是通过在我国代表性区域的研究,了解在自然人群中筛查和早期诊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以及对原发性前房角关闭(PAC)患者进行早期干预的可能性,在防治因青光眼导致的盲和中重度视觉损伤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订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眼科 文磊 梁莉/文 王敬/图 温跃春/审核)
责编:吴家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