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下午,由安徽省现代省情调查研究中心主办的2021“安徽省服务行业居民满意度调查”成果发布会在合肥举行。会议由中共安徽省委原副秘书长、省情调研中心主任王福宏主持,省政府原参事孙自铎、安徽大学原党委书记陆勤毅等省情调研中心领导出席会议,我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储晓红应邀参会,并分享了我院在改善医疗服务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经实地问卷调查、网络(微信)投票和专家组评审等评选流程,我院在本次活动中荣获“十佳履行社会责任最满意单位”,并连续三年获得十二大服务行业居民满意度调查“医疗业第一名”。
一直以来,我院始终坚持把改善医疗服务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患者看病就医中的“痛点难点”,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助推医院新征程下的高质量发展。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我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切实把患者的医疗需求作为改善医疗服务的前进方向,坚决从患者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患者需要的地方做起。
针对门诊流量大、就诊环节多、程序复杂等问题,医院从挂号候诊、医(护)患沟通、隐私保护等细节入手,注重门诊全流程梳理再造和精细化管理,针对性开展医疗服务改进工作,如继续扩大门诊预约诊疗比例,完善医技检查预约流程,实行分时就诊;持续推进医技检查集中预约、采血与标本管理和入院准备“三大中心”建设等,让门诊就医“痛点”变“通点”,全方位提升患者的就医感受。
在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诊疗流程不断优化,标志性特色技术持续突破:脐带血干细胞、肝肺肾等多器官移植术、腔镜手术和髋关节置换术等技术国内领先。2021年我院平均住院日降至6.83天,同比降低0.93天;门诊量、出院病人数和手术台次同比增幅均在20%以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院党委研究制定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和《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列入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清单,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全院89个临床医技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医务工作者充分发挥业务优势,积极开展“专家党员下基层”精准化医疗帮扶行动,在门诊广场、社区医院和公共场所等举行义诊,并轮流在日间手术室为外科出院患者提供注水、拆线、换药等院外延续性医疗服务。
我院主动响应国家新冠疫苗“应种尽种”号召,累计接种疫苗20余万人次,并以规范性、安全性为原则,逐步优化发热门诊、核酸筛查等防疫工作的流程设置。自疫情发生以来,共有职工党员和大学生志愿者参与门诊导医和疫苗接种志愿服务2000多人次,累计为超百万人次的群众提供志愿服务。

以“更有温度的医疗”为核心,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我院以不断拓展医疗服务模式广度、深度为切入点,持续开展“做有温度护士”专项活动,继续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区,逐步建立起从门诊、到住院、再到出院的全周期医疗护理服务,并对出院患者开展回访工作,予以及时的康复指导和专科延续护理,健康回访率100%。
持续深化“互联网+智慧医疗”建设,打造适应疫情常态化的医疗服务新模式,建立起集线上问诊、在线处方、报告查询等于一体的功能体系,医院42个学科(亚专科)700余名医生常年线上坐诊,解难答疑,累计服务近18万人次。院党委还动员选拔了各临床医技学科副高及以上职称的130余位专家,组成健康科普专家库,开展健康技能培训、健康科普讲堂等活动,做患者身边的健康之友。
未来,我院将采取更有力举措,紧密结合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和医学发展的新使命、新任务,巩固优化现有改善医疗服务的举措、流程和方法,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努力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群众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就医满意度不断提升的具体成效,更加注重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助推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做出我们更大的贡献。(党委组织部 王俊/文 党委宣传与统战部/图 李矗/审核)
责编:朱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