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独特设计是为了留下更充足的手术空间、方便医生介入治疗操作、更好地为患者治病。另外,和“白胖子”配套的所有操作治疗的设备、耗材都是磁兼容性,也就是说所有的检查治疗都不怕磁场的吸引。这也是“白胖子”研发的重点难点。
中国科大附一院影像科介入放射亚专科主任鲁东谈起了近期和“白胖子”默契配合的一个成功案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大附一院院长葛均波
发布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大附一院院长葛均波视频致辞。
▲安徽省科技厅厅长罗平
▲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马旭升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崔礼军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院长徐克
▲珠海市人民医院院长陆骊工
▲中国科大附一院党委书记刘连新
▲安徽硕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金道明
安徽省科技厅厅长罗平,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马旭升,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崔礼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院长徐克,珠海人民医院院长陆骊工,中国科大附一院党委书记刘连新,安徽硕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金道明分别致辞,对中国首台(套)大孔径介入磁共振系统成功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丰硕的临床成果表示祝贺,期待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更大作用,造福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全国众多三甲医院的领导和介入医学专家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肖越勇教授代表专家鉴定委员会宣布临床鉴定结果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主任肖越勇教授在会上代表专家鉴定委员会宣布临床鉴定结果——
▲磁共振引导下精准介入治疗中心揭牌
中国科大附一院执行院长严光与安徽硕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金道明共同为磁共振引导下精准介入治疗中心揭牌。
▲手术演示
会上还进行了手术现场观摩连线,中国科大附一院影像科介入放射亚专科主任鲁东团队进行了磁共振引导下介入治疗手术演示。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赵世华教授
▲上海市同济医院院长程英升教授
▲湖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向华教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磁共振介入科主任李成利教授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介入血管科主任李茂全教授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影像科陈宝莹教授
▲专家讨论会
论坛环节,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赵世华教授、上海市同济医院院长程英升教授、湖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向华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磁共振介入科主任李成利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介入血管科主任李茂全教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影像科陈宝莹教授围绕精准介入治疗进行了精彩的专题学术报告。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党委书记刘连新接受国家、省市级主流新闻媒体记者采访
“大孔径磁共振精准微创治疗系统既有利于患者,也是医生的好帮手,期待团队进一步加强临床研发应用力度,在更多医学领域造福人民健康”。中国科大附一院党委书记、肝胆外科刘连新教授表示,医院近年来坚持以“科大新医学”为引领,持续建设一流的研究型医院,医工协同创新是重要抓手,期待有更多尖端的创新医学装备特别是国产医学装备在医院投入应用、造福患者。
2022年9月20日,在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高端医疗装备创新发展论坛上,安徽硕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的“磁共振引导精准微创治疗系统”作为创新产品首次亮相。中国科大附一院与公司签订科研合作协议,2022年12月中旬,在医院完成全国首台设备系统的装机调试,高科技“研值”的磁共振微创介入一体化手术室也同步建立起来。2023年1月,磁共振引导精准微创治疗系统首次在中国科大附一院投入临床使用,介入放射科吕维富、鲁东团队分别为患有肝脏转移癌、肝脓肿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三位患者成功实施磁共振介入下的微波消融术、肝脓肿置管引流术和滤器植入术。
吕维富表示,经过近半年的临床实战磨合与考验,团队下一步将通过磁共振快速成像序列研究、介入治疗专用射频线圈的研发设计、术中实时定位与导航系统融合研究、磁共振引导肿瘤微波消融术中温控及消融范围监测、磁共振引导血管内介入治疗等一系列研究,为磁共振引导下的良恶性实体肿瘤及血管性疾病的介入诊疗等提供高质量的整体解决方案,不断丰富拓展介入治疗手段和领域,服务更多有需要的患者。
2021年6月23日,由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安徽省医工协同创新中心在中国科大附一院揭牌成立。这是中国首个由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医疗机构和高端医疗装备制造企业共同发起的医工协同创新中心,致力于做中国高端医疗装备创新研制“孵化器”。
为推进中心建设,2022年1月22日,中国科大附一院牵头成立安徽省医工协同创新学会。中心和学会成立以来,通过聚合“政产研学用”协同创新合力,持续服务安徽乃至国家高端医疗装备科研与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