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微信扫码

    预约挂号

  • 支付宝扫码

    预约挂号

  • 扫描二维码扫码

    参与国家卫生健康委患者满意度调查

科室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科室新闻
望湖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情防控工作之包保组
发布日期:2020-02-27   作者:陈玉莲   点击:

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心坚决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医院及区防控指挥部的工作要求,竭尽全力,为疫情防控贡献应有的力量。

131日,正值疫情高峰时间点,为遏制疫情在社区扩散蔓延,包河区防控指挥部下发应急处置十条,成立“包保组”为其中一条,简称“四保一”,即由属地街道、社居委、区疾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个单位中各抽一名工作人员成立联合包保防控小组,责任落实到人,对社区、楼栋、家庭实行辖区内全覆盖。

中心负责望湖街道的4个社居委,含有30多个小区及10多个散在的宿舍,人口6万多,又值春节期间,人口流动大,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接到任务后,包保组队长孙余翠首先带领中心及服务站医务人员去街道对接工作,厘清责任,并达成了信息共享、互通有无、及时沟通协调的共识。为减少人员聚集,次日包保组成员分别给四个社居委的参与防控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了他们的科学防控知识,增强了防控意识。

 

按照“分类管理、分类施策”和联防联控工作原则,对涉疫相关人员根据其传染风险进行分类划分,分为1.重点人群(A类人员):指根据市公安提供信息数据中,曾有华南海鲜城消费记录的,在华南海鲜城附近1公里出现的人。2.密接人员(B类人员):与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3.武汉来肥人员(C类人员)。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除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例外,无疑以上三类人员是最有风险的人群

面对风险,中心包保组成员在孙余翠队长带领下,没有退缩,在起初防护物资紧缺情况下,只着普通工作服、戴着普通防护口罩,冒着寒冷,勇敢地把风险与责任担当起来。主要工作有:一是上门随访,信息核查登记。对A类及C类发热者每天上门服务一次,对B类密接者每天早晚上门服务2次,连续监测14天,每次当面水银计测体温,询问健康状况及旅行史,核查相关信息,并逐一登记。二是健康指导,用药咨询。在隔离期间有焦虑上火出现躯体症状者、有抑郁沉默失眠者、有对防控措施不配合抱有对抗情绪者,作为医务人员要因人施教,提供健康管理指导和心理健康辅助指导,保持手机时刻在线,随时接受咨询。三是每天与社居委同志沟通当天工作情况,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与疑惑。四是每天,包保组上门时,手提黄色垃圾袋,负责把密接人员产生的医疗垃圾带回集中处置。五是每天上报随访情况,填报完善相关资料。六是每天带着资料进小区进行宣教与指导工作,每个小区都留有包保组活动的身影。

 



包保组的工作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肯定,望湖街道的领导送来了关心与慰问。

随着时间推移,许多的ABC解除隔离了,迎来新的防控任务:对合肥市发热平台提供的辖区内患者上门随访、对返肥复工人员进行健康状况摸底排查、对新冠肺炎出院的辖区内患者继续健康监测等。包保组是这次基层疫情防控的一道防线,其工作与奋战在隔离病区中的医务人员相比微不足道,但医者仁心,都有一个美好的祝愿:愿疫情快快结束!愿患者早日康复,静等春暖花开!望湖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陈玉莲 /  孙余翠/审核

责编:叶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