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谦和礼让精神,提升党性修养内涵--心脏大血管外科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日期:2024-12-12
作者:李粟一
点击:
在时代的浪潮中,党建工作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指引着各个领域不断前行,凝聚力量,创造价值。2024年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强调弘扬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说,来这里看一看,很有感触!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心脏,是人体生命的核心引擎,而心脏大血管外科医护人员则是守护者,每一次心脏手术都是与死神的较量,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这里的医护人员们,不仅凭借着精湛的医术,更在党建精神引领下,诠释着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2024年11月30日上午,中科大附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第一、二党支部联合工会开展:“弘扬谦和礼让精神,提升党性修养内涵”主题党日活动,心脏大血管外科第一支部书记张琼主任、工会主席方修娥护士长组织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党员及医护人员前往桐城六尺巷、文庙、桐城博物馆实地参观学习,深入了解六尺巷所蕴含的“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的精神内涵。在活动中,结合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工作实际,探讨如何将这种和谐礼让的精神融入到医患沟通、团队协作以及医疗服务中,以提升服务品质,减少医患矛盾,构建更加和谐的医疗环境。
六尺巷:弘扬谦和礼让精神。我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来到桐城六尺巷,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一段佳话之中。这条古老的巷子,虽长不过百米,宽仅两米有余,却承载着“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千古佳话。六尺巷所传递的礼让、和谐、包容的精神,在党建工作中也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党员们漫步在六尺巷中,感受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熏陶。在工作与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冲突与矛盾,而六尺巷的故事提醒着每一位医护人员,要以大局为重,以和为贵,发扬谦让精神。在团队协作中,如同六尺巷中邻里之间的相互理解,同事之间应相互支持、相互包容,摒弃个人私利,共同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庙:尊崇文化、重视教育内涵。桐城文庙,庄严肃穆,这里是儒家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也是道德教育与思想启迪的殿堂。在党建活动中,文庙成为了党员们汲取精神养分、提升党性修养的重要一站。踏入文庙,党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了解儒家经典文化中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念。“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等儒家思想与党员的党性修养有着内在的契合之处。党员们在这里反思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是否始终坚守着党的信仰,是否在医疗工作中做到了公正廉洁、勤勉敬业。
桐城博物馆:汲取营养、提升党性修养。最后一站前往桐城博物馆,通过参观 “古邑春秋,名城遗韵”“杏坛弦歌,人物芳华”“桐城文派,天下文章”“风雅继武,翰墨流芳” 等展厅,深入了解桐城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以及廉洁礼让的家风等,引导党员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提升党性修养,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参观过程中,结合桐城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事迹等,开展现场讲解、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党员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党的初心和使命,激励党员在医疗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例如,了解桐城派文人的家国情怀,激励党员以更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到医疗事业中,为人民的健康贡献力量。
此次党建活动,将心脏大血管外科的专业实践与桐城六尺巷、文庙的文化精髓、历史人物事迹相结合,是一次创新而富有深度的探索。它让党员们在不同的领域中感悟党的使命与担当,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在未来的征程中,这种融合将继续为党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激励广大党员在未来的医疗工作领域中发光发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李粟一/文 方园园/图 赵智伟、张琼/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