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微信扫码

    预约挂号

  • 支付宝扫码

    预约挂号

  • 扫描二维码扫码

    参与国家卫生健康委患者满意度调查

健康手册
您的位置:首页>>就医服务>>大众医学>>健康手册
血液透析与丙型肝炎
发布日期:2009-12-14   作者:宣传部   点击:

鲁朝晖

    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大多数感染者和病人表现隐匿,难以自察或被检查发现,给传染源的管理带来很多困难;同时,目前还缺乏有效的疫苗来保护易感人群,因此,丙型肝炎的预防主要依赖切断传播途径。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经输血和血液制品传播:在对献血者强制筛查抗-HCV以前,输血和血液制品使用是HCV传播的主要方式。因为HCV感染存在窗口期,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增加了HCV感染机会,可能与此有关。

    经皮暴露感染:这是目前最主要的经血传播方式,静脉吸毒又是经皮暴露感染的最主要方式;此外,有些地区仍在使用非一次性的玻璃注射器和针头,构成了HCV传播的危险;针刺等职业性暴露也是经皮暴露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刺传播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病毒的机会分别为30%、3%和0.3%;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卫生用品也可能是HCV传播的方式之一;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有关;

    性传播:性传播HCV可能仅次于静脉吸毒方式,同时伴有性传播疾病者,HCV传播的危险性更高。

    母婴传播:抗-HCV阳性母亲在围产期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为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 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增高至4%~7%,高HCV病毒载量可能促进传播的发生,但分娩方式不影响HCV的传播。另外,尚有15%一30%散发性丙型肝炎无经血或肠道外暴露史,传播途径不明。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是丙型病毒性肝炎易感人群,但血透患者HCV 感染的传播途径尚不完全明确。普遍认为,HCV 感染与输血和血制品的使用密切相关,但未输过血与不曾用过血制品的血透患者的HCV 感染率也明显高于一般人群。HCV 在血透患者中的高感染率,始终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血液制品进行筛查可以有效降低输血性HCV 的感染,使血透患者的HCV 感染率有所下降。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报道美国血透患者HCV 的发病率为8. 9 % 。而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报告则显示HCV 的发病率普遍较高。透析时间的增加是丙型肝炎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时间透析的危险度大于输血危险度。研究者对德国43 所血透中心2796 例患者的调查显示,所有输过血的患者HCV 抗体与HCV RNA 阳性率分别为5 %与2. 2 % ,而未输过血,但透析持续年限超过10 年和20 年的HCV 抗体与HCV RNA 阳性率分别为11. 0 %~71. 4 %与8. 6 %~42.0 %。这说明透析时间可以看作一个与输血无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提示存在着与透析相关的医源性传播途径 。有学者认为社会经济条件不发达地区的患者HCV感染率明显高于发达地区,丙型肝炎的感染还可能与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共用透析机、透析器透析管道的重复使用有关 ,透析器的重复使用可能导致破膜 ,使HCV 病毒进入透析液中,造成透析机污染,增加了肝炎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另外在重复使用过程中,很难做到不同患者的透析器及管道的清洗完全隔离。护士在对不同患者操作时未更换手套也是一个可能的因素。HCV 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危险的认知,控制传染源、切断交叉感染途径是重要的预防环节。因此,血透中心规范消毒隔离措施势在必行。HCV 阳性患者最好固定透析机器,并与阴性患者分室透析;阳性患者使用的所有透析消耗用品如透析器、穿刺针、透析管道等,均一次性使用;护士在为不同患者操作治疗时必须更换手套;加强对透析环境、透析机器的清洁消毒;血透患者的贫血应尽量采用EPO 治疗,减少输血及其他血制品的应用, 另外,还应当应针对HCV 的传播途径制定严格的质控标准,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和预防措施, 降低血透患者HCV 的感染率。(作者系安徽省立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专家)

Copyright © 2017安徽省立医院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5009222号-3皖公网安备34010302001040号   Designed by Wan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