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年龄戒烟均可获益,戒烟越早越好,戒烟门诊可提供专业戒烟服务
为什么要戒烟
控烟,包括防止吸烟和促使吸烟者戒烟,是人群疾病预防和个体保健最重要与可行的措施。
大量研究证据表明,戒烟可降低或消除吸烟导致的健康危害。
任何人在任何年龄戒烟均可获益,且戒烟越早、持续时间越长,健康获益就越大。
烟草依赖
尼古丁可引起与吸毒和酗酒相同的依赖症状,成瘾效力比可卡因与吗啡强5到10倍。
烟草成瘾本质上是尼古丁与大脑作用产生愉悦感,并引起强烈的驱动力,让吸烟者不断重复相同行为以获得愉悦感。相反,一旦吸烟者停止吸烟,就会产生烦躁不安、易怒、焦虑、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心率降低、食欲增加等戒断症状。
烟草依赖表现在躯体依赖和心理依赖两方面。
躯体依赖表现为,吸烟者在停止吸烟或减少吸烟量后,出现一系列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
心理依赖又称精神依赖,表现为主观上强烈渴求吸烟。烟草依赖者出现戒断症状后若再吸烟,会减轻或消除戒断症状,破坏戒烟进程。
如何戒烟
《中国临床戒烟指南》推荐的有效戒烟治疗方法包括戒烟药物、行为干预、戒烟咨询和戒烟热线等。
推荐的一线戒烟药物有三种,尼古丁替代治疗药物、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和伐尼克兰。
干预方法
“5R”法增强吸烟者的戒烟动机:
相关(Relevance):认识到戒烟与其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密切相关。
危害(Risk):认识到吸烟的严重健康危害。
益处(Rewards):充分认识到戒烟的健康益处。
障碍(Roadblocks):知晓和预估戒烟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障碍。同时,让他们了解现有的戒烟干预方法(如咨询和药物)可以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障碍。
反复(Repetition):反复对吸烟者进行上述戒烟动机干预。
“5A”法帮助吸烟者戒烟:
询问(Ask)并记录所有就医者的吸烟情况
建议(Advise)所有吸烟者必须戒烟
评估(Assess)吸烟者的戒烟意愿
提供戒烟帮助(Assist)
安排(Arrange)随访:吸烟者开始戒烟后,应安排随访至少6个月,6个月内随访次数不宜少于6次。
成功戒烟的12个阶段
(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徐晓玲供稿 门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周三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