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微信扫码

    预约挂号

  • 支付宝扫码

    预约挂号

健康手册
您的位置:首页>>就医服务>>大众医学>>健康手册
公民健康素养66条第一条
发布日期:2016-03-08   点击: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健康概念的演变

在一些词典中,“健康”通常被简单扼要地定义为“机体处于正常运作状态,没有疾病”。这是传统的健康概念。

在《辞海》中健康的概念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这种提法要比“健康就是没有病”完善些,但仍然是把人作为生物有机体来对待。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87年中文版的定义是:“健康,使个体能长时期地适应环境的身体、情绪、精神及社交方面的能力。”“疾病,是以产生症状或体征的异常生理或心理状态”,是“人体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器官组织的形态,功能偏离正常标准的状态。”“健康可用可测量的数值(如身高、体重、体温、脉搏、血压、视力等)来衡量,但其标准很难掌握。”这一概念虽然在定义中提到心理因素,但在测量和疾病分类方面没有具体内容。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它的宪章中所提到的健康概念:“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这一定义,把人的健康从生物学的意义,扩展到了精神和社会关系(社会相互影响的质量)两个方面的健康状态,把人的身心、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健康状态均包括在内。

健康中国的内涵

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做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健康中国”概念。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会议公报。公报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制度和现代化医疗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一、健康中国是一个奋斗目标。包括营造健康环境、建设健康社会、培育健康人群、发展健康产业。

二、健康中国是一个创新型发展理念,核心是健康优先。

三、健康中国是一面旗帜,凝聚着政府、社会和全体国民的共同理想。

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健康是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识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人的心与身,为何紧密联系?

因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这三点一线形成了人体的应激反应中心。碰到危机时,它们分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在激素的作用下,身体中的各种“资源”被重新调配,减少消化、免疫方面的供给,将重心放到心脏的供血和肌肉的运动中去,以让我们迅速应对危机。

如果人整天焦躁不安、发怒、紧张、贪婪等,压力激素水平长时间居高不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将受到抑制和摧毁,心血管系统也会由于长期过劳而变得格外脆弱。

心理健康制约因素

心理健康制约因素包括先天遗传的好坏、外界刺激的优劣、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心理保障服务的有无。

一个人在大发雷霆时,身体产生的压力激素。又称“毒性激素”。益性激素让人心绪放松,产生快感,这种身心都很舒服的良好状态,可使人体各机能互相协调、平衡,促进健康。

“目标”能激发生命活力

英国科学家在40~90岁的人群里做了一个7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没有明确生活目标的,比有明确生活目标的,病死或自杀的人数,足足高了1倍;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也多了一倍。如果有目标就会有积极的心态,努力去寻找实现目标的途径,就会勤于用脑。勤于思考的人的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状态,从而保养了脑细胞,使大脑不过早衰老。

“助人为乐”有治疗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给予别人“物质上”的帮助,能使致死率降低42%;给予他人精神上的支持,能使致死率降低30%。与人为善,常做好事,心中常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愉快感和自豪感,进而降低了压力激素水平,促进了“有益激素”的分泌。

长寿的首要秘诀是人际关系

研究发现:影响寿命的决定性因素中,排第一名的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不好,令其心里充满着愤怒、怨恨、敌对和不满情绪,会致使交感神经时常处于亢奋状态,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分泌得过多。再则,人是群体动物,活着,就是活在人际关系中。心理学家马斯洛总结的人生需求,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

保持愉快的心情

心情愉快是人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人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情绪问题,那么如何调节呢?

(1)转移注意力: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散步等。

(2)倾诉: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家人或知心朋友倾诉,或用其它适当的方式,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

(3)自我安慰:当遇到失败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适应能力的提高

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与环境在适应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包括社交能力、处事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专业技术能力。

社交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1、处理好各种关系:对上司,对同事,对下属,对竞争对手;2、人际交往中需要真诚;3、多认识一些带圈的朋友;4、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

处事能力包括:1、解决问题时的逆向思维能力;2、考虑问题时换位思考能力;3、强于他人的总结能力;4、简洁的文书编写能力;5、解决问题的方案制定能力;6、信息资料收集能力;7、岗位变化的承受能力;8、职业精神。

人际关系能力包括:1、与父母关系亲密并能与他人交往;2、能建立并保持社会关系;3、能认识并使用各种方法与他人联系;4、能察觉别人的感情、思想、动机、行为与生活方式;5、能参与团队合作。

 

(健康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