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安徽省的器官移植中心和器官移植质量控制中心,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器官捐献与移植团队一直在付诸努力,为更多人带来生的希望、送去活的期盼。1月13日在医院自发组织的对器官捐献移植的两户家庭的慰问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两个有故事的叔侄俩。
他们同是一个村的村民,又是远房亲戚,还都曾有过面对生死的经历,但因为器官捐献与移植,合肥市长丰县的叔侄俩赵明和赵乾(均为化名)却有着不同的命运:赵乾患有尿毒症幸运地获得了捐献肾脏并成功完成移植,赵明面对生死离别仍大爱捐出妻子部分器官。
侄子患尿毒症幸获捐献肾脏移植
赵乾之前是一位司机,一直在工地上负责跑运输,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熬夜,生活作息不规律。2016年他开始经常腹泻,总是觉得没有精神,10月份去了医院检查后得知患上了尿毒症。
“当时不敢相信,也不敢面对!医生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换肾,于是我就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肾移植病房做了登记。非常幸运,2017年4月3日晚上我就接受了肾移植的手术,是一个来自安徽宣城的肾源。手术很顺利,恢复的也挺好的。”赵乾感慨地回忆着往事。
“我有两个孩子,一个四年级、一个五年级。现在,我在村里申请了贫困户和低保,医药费基本上能够报销,还能享受一些扶贫政策,加上老婆在厂里上班拿工资,够生活的了!”面对未来,赵乾充满希望。
叔叔面对生死离别仍大爱捐献妻子器官
但相比赵乾,赵明的遭遇却显得没那么幸运。
2014年,赵明只身一人离家去了广东茂名打工。在那里,他与当地女孩吴恩恩(化名)相识相爱,后来在当地结婚,并很快就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2017年8月24日,吴恩恩坐着赵明父亲的电动三轮车在长丰县城为女儿的周岁生日置办物品,中午准备回家的时候,不幸在一个路口遭遇车祸,导致吴恩恩重度颅脑损伤,当场昏迷不醒。后虽经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仍没能挽回年仅22岁的生命。
“当时听到她不行了,感觉整个世界都塌了,女儿当时才11个月……现在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她的影子。”强忍着巨大悲痛,赵明及家人毅然决定捐献吴恩恩的部分器官。
“当时的字是我签的,也是征得岳父母同意的。很难过,很无助……”2017年8月28日,赵明和家人填写了中国器官捐献登记表,捐献出妻子的一个肝脏、两个肾脏,一对角膜,挽救了三个人的生命,同时让两个人重见光明。
“恩恩已经不在了,但起码她的器官还能留在这个世上,还能让别人活下去,以另外一种形式,让生命延续下去,这样很有意义。”“以后,我会和家人一起努力,好好地活下去,把孩子好好养大。”在谈到今后的生活,赵明的眼中充满坚定。
器官捐献架起生命桥梁
因器官捐献他们迎来了不同的命运,也因器官捐献让他们有着新的牵连。
“对于赵明家的捐献,我父亲和我都做了比较多的工作,加上他们家人也比较通情达理,最后就主动捐献了。”在谈到对赵明捐献的影响时,赵乾如是说着,“如果医院需要的话,我愿意做义务宣传者,亲身示范,为器官捐献事业出一份力”。
赵明在谈到自己的捐献决定时说,“除了能让别人活下去,还有就是身边的亲戚赵乾,因为尿毒症在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换肾,是别人的捐献让他得以活下去。受这件事的影响,我决定捐献恩恩的器官,就像她的名字,懂得感恩。”
“谢谢送给我女儿新衣服和新玩具,也谢谢你们能够让我有机会通过捐献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谢谢医院给我做了肾移植手术,让我有了重生的机会,也谢谢你们今天来慰问!”赵明和赵乾不停地用语言表达着对医院及慰问一行的感激和感谢。
这次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管理办公室(OPO)、机关分工会自发组织了近40位医务人员进行慰问,除了送去实物礼品,还赠送给赵明一张绿色爱心通道卡(该卡用于为器官捐献者家属开通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并且义买了他们家中滞销的草莓。与此同时,大家还现场填写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卡,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以行动感召,让大爱延续。(姚自勤 叶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