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微信扫码

    预约挂号

  • 支付宝扫码

    预约挂号

  • 扫描二维码扫码

    参与国家卫生健康委患者满意度调查

文明窗口
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文明单位>>文明窗口
重获“心”生 我省首例器官捐献心脏移植患者康复出院
发布日期:2017-07-25   来源:上稿人:方雯 审稿人:高概   点击:

“心脏搏动有力,各项生命指标符合出院指征,可以回家继续休养了54岁的换心人王林(化名)经过安徽省立医院心脏移植团队近一个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于日前康复出院。王林是我省首例器官捐献心脏移植手术受益者,让他重获“心”生的,正是23岁的颍上小伙郑毅(化名)。

郑毅因遭遇车祸治疗无效脑死亡,父母家人无私大爱,遵循他的生前意愿,捐献的心脏、肝脏和肾脏给四个频临绝望的生命带来希望。为了延续郑毅的大爱,合肥-颍上,四台移植手术,安徽省立医院医务人员不眠不休, 15个小时接力奋战至清晨,至今仍让人记忆深刻。从安徽省立医院得到的好消息是,接受郑毅器官捐献的四人目前均已康复出院。

病情危急 换心是唯一生存的机会

54岁的王林,175的个头。721日,记者在安徽省立医院南区心脏大血管外科病房里见到他时,王林正在走廊来回散步。两年前,王林开始出现心慌、气喘和胸闷的情况,走路不超过一百米。一个月前,王林病情加重,出现头晕、憋闷,无法行走,没办法睡平,药物治疗也没有效果。

据安徽省立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葛建军教授介绍,王林患有扩张性心肌病,如果不进行心脏移植,等待他的只能是极度心衰、心梗、脑梗,最后死亡。这也就是说,换心是王林生存下来的唯一机会。

病情变化随时可能危及生命。但心脏移植需要有合适的心脏供体,可等到合适的供体谈何容易!就在这时,医生告诉王林和他家人,有一位出车祸青年的父母愿意捐献自己儿子的心脏。

爱心接力 完美手术重获“心”生

在颍上县人民医院,23岁的青年郑毅(化名)的父母含泪在器官捐献登记表上为儿子签了字。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正值青春盛年的郑毅,不幸脑死亡。在得知无法挽回郑毅的生命后,家人们做出大爱义举,忍痛捐献出儿子的心脏、肝脏和一对肾脏,完成他生前的器官捐献愿望,也让孩子的生命用另一种方式得以延续。

捐献程序启动后,颍上县人民医院以及在安徽省立医院总院和南区安徽心脑血管医院,医护团队迅速开始了默契高效的配合。“心脏在离开人体后,若想保持功能,心肌缺血的时间只有6个小时,4个小时之内为最佳移植时间,心肌缺血时间越短越好”参与移植的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赵智伟介绍说,“早一分钟到达,就提升一份移植的效果和把握。”

颍上到合肥,相距175公里,飞驰的汽车,载着生命的希望,在各地交警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安徽省立医院器官获取团队争分夺秒运回医院。622日傍晚6点,心脏移植团队在多学科的无缝隙配合支持下,成功将心脏移植进患者的胸腔。监护仪显示平稳波形,血压稳定,郑毅的心脏重新跳动起来。

“在医院和社会各界的通力配合下,在3个小时内,我们就将供体心脏移植到受体的体内,从而大大减少了心脏冷缺血时间。”据葛建军介绍,由于心脏冷缺血时间不到4个小时,供体非常年轻,心功能比较好,术后王林心脏很快自动复跳,心跳血压等都很满意。

凝聚爱心   踏上人生新的旅程

“虽然小伙子人去了,但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延续他和家人的大爱,让他的心脏在受益者体内更有力地跳动下去。”葛建军告诉记者,郑毅的心脏捐献和受体移植成功,实现了我省器官捐献工作中心脏捐献零的突破,也是安徽省首例器官捐献心脏移植。

为了更好地照顾王先生,医院为其专门准备一个单间病房,进行改造消毒隔离,并安排专门医护人员进行24小时精心照顾,帮助王先生顺利度过了急性排斥反应期。经过近1个月的精心治疗护理,王林终于可以带着这颗凝聚着无数人爱心、善心和关心的健康心脏,康复出院,踏上新的人生旅程。

专家呼吁  更多人理解支持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

安徽省立医院是目前省内唯一一家国家卫计委批准的同时拥有心脏、肝脏、肾脏、肺脏、胰腺小肠角膜等所有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也是安徽省卫计委批准的全省唯一一家器官移植质量控制中心,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攻关,在器官移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充分体现了医院的综合实力。2016年医院专门成立OPO(器官获取)办公室,在器官获取和移植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先后成功完成安徽省首例器官捐献心脏移植、安徽省首例肺脏移植,受到各界关注。

OPO 办公室主任姚自勤看来,“目前医院拥有这么齐全的移植资质,我们OPO团队开展的所有沟通协调工作,院内移植团队不舍昼夜的忘我奋斗,都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器官获取和移植工作,让更多人了解、支持器官捐献事业,延续捐献者大爱,给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带来希望,为整个社会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葛建军教授表示,王林是幸运的,但在安徽省立医院,现在还有十多例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大家可能觉得人数不是特别多,这是因为相比其他器官移植,需要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最大的特点是——不能等,很多病情紧急的患者随时都有可能离去。”葛建军教授表示,“但心脏移植同样面临着供体紧张的问题。许多人因等不到供体,只能在病痛中抱憾而终。”

对此,葛建军呼吁,“希望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及社会各界,都能够重视器官捐献的重要性,关心、关注和支持器官捐献事业,了解器官捐献,加入到器官捐献这项事业中来,为那些仍然在病痛中挣扎的患者奉献一片爱心,将这场生命的大爱接力不断传递下去。”高概 孙承伟 方萍)

Copyright © 2017安徽省立医院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5009222号-3皖公网安备34010302001040号   Designed by Wan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