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至25日,短短11天,我院完成器官捐献5例,角膜捐献4对,视网膜捐献1对。22份生命的礼物,让12个处于绝望中的生命看到了希望,让8位深陷黑暗的患者,能够看到新年的曙光。
七旬老人突遇车祸,把光明和未来留给他人
12月14日中午12点
泾县医院
胡大爷是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的一位朴实农民,今年70岁,父母已故,没有儿女,仅有老伴陪伴。
2018年12月11日,老人因车祸伤导致“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双额叶脑挫伤、双侧额部急性硬膜下出血”收治于泾县医院。后因病情危重转至该院ICU,在这期间,老伴主动提出要进行器官捐献。
经我院评估团队评估后达到捐献条件, 2018年12月14日中午12点行器官捐献手术,捐献了一对肾脏、一对角膜、一对视网膜(用于科学研究)。这是2012年安徽省启动器官捐献工作以来年龄最大的器官捐献者。
合肥大叔让3人重获新生,2人重见光明
12月14日晚上6点
中国科大附一院南区
合肥市一位49岁男性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脑出血”导致脑死亡后,家属主动提出器官捐献,捐献的一枚肝脏、一对肾脏、一对角膜,成功挽救了3名患者,使2人重见光明。
土家族妈妈延续生命与爱
12月22日中午12点半
广德县人民医院
姜莉(化名),31岁,老家在湖北省恩施巴东县,土家族,是一位4岁小女孩的母亲。
2018年12月11日,她因车祸导致“特重度颅脑损伤、脑疝、蛛网膜下腔出血”送至宣城市广德县人民医院,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左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术后转至ICU继续治疗。
2018年12月21日,经我院脑损伤判定专家组判定姜莉达到脑死亡,家属忍住悲痛主动提出器官捐献,12月22日(冬至日)中午行器官捐献手术,获取一枚肝脏、一对肾脏、一对眼角膜。成为安徽省首例少数民族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者。
OPO团队将所有捐献的生命礼物转运至我院进行移植,直至次日3点,肝肾全部植入3名患者体内。
《人体器官捐献表》上满满的红手印,展示的是最淳朴的善良
12月22日晚上11点半
中国科大附一院总院
一位合肥市49岁男子突发“脑干出血”导致脑死亡。妻子强忍悲痛,主动提出愿意捐献所有能用器官救治他人,最终捐献一枚肝脏、一对肾脏、一对眼角膜。
阜阳农民献出生命礼物,成为安徽省2018年第100例器官捐献者
12月25日上午11点50分
阜阳市人民医院
刘海(化名),52岁的阜阳农民,2018年12月11日因交通事故致伤后收治于阜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被诊断为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行血肿清除术。
12月17日转入ICU,期间家属提出器官捐献。经过评估达到捐献状态,但由于刘海住院时间长且感染严重,最终完成肝脏捐献。
2018年,医院共完成51例器官捐献,超过安徽省2018年总捐献量的1/2,位居全国前40位。成为安徽省自2012年启动器官捐献工作以来捐献总例数最多的OPO。完成中国首例器官移植受体逝世后器官捐献;西藏自治区首例器官捐献;安徽省最高龄器官捐献(70岁);安徽省最低龄器官捐献(10天);安徽省首例胰腺捐献;安徽省首例视网膜捐献。成功申创国家脑损伤判定质控合格医院,成为全国第42家;举办《安徽省首届国际器官捐献、获取与管理技术培训班》;与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法国尼斯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等进行国际合作,成为第二届中欧器官捐献领导力与专业技术输送计划合作单位。
作为安徽省唯一的一家公立医院眼库,我院今年顺利完成79例角膜捐献,位居安徽省第一,并成功开展角膜移植手术60余例。2018年,我院心、肝、肺、肾等大器官移植技术取得跨越式发展,肾脏移植年度移植例数首次突破300,进入全国前15强;肺移植完成8例,位居全国前十;肝脏移植超过20例,进入全国前50名。
每一例器官捐献的背后是OPO团队的昼夜奔波,是器官移植团队的倾力坚守,更是器官捐献者的无私奉献。“生命的礼物”将素不相识的人们紧紧连接在一起,生命就在这样的施与受之间延续下去。(OPO办公室 文/图 姚自勤/审核)
责编:方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