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附一院副院长徐晓玲教授,有着35年呼吸与危重症专业经验,历经SARS、人禽流感H5N1、H7N9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徐晓玲再次勇挑重任,奋战在国内外抗击疫情战场的第一线并做出重要贡献。今年九月,她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我们在做临床研究都知道……”假期前,中国科大附一院副院长徐晓玲在忙完行政工作后,又抽空带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们进行培训学习。每周组织这样的学习是徐晓玲多年坚持的习惯。
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刚开始时,徐晓玲结合自己参加SARS、高致病禽流感救治工作的经验,制作了一份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诊治文件,第一时间对医院呼吸科医生进行培训。这次培训对后来的新冠肺炎病例的诊断、发现和救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实证明这个是非常非常关键,很快进入春节,很多病人返乡后,我们每天会诊的量非常多,最多的时候接近200人每天,实际上这个培训对我们准确地识别可疑的病人,排除其他的正常的肺炎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中国科大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胡晓文
作为安徽省卫健委医疗救治和病例诊断专家组组长,徐晓玲多次赴省定点收治医院深 入病房查房、指导危重症患者救治, 并对全省医务人员开展线上培训。在救治病人同时, 徐晓玲积极开展对疾病的探索工作。1月28日,她申报安徽省应急科研攻关项目《新冠病毒肺炎临床病程转归和机制研究》,与中国科大魏海明教授组成攻关团队,在国内最早开展炎症风暴机制与干预策略研究。
"变白肺的过程就是个‘炎症风暴’的过程。我作为一个临床医生,我知道这个严重性,觉得如果能够通过基础研究,通过炎症风暴机制的研究,找到阻断炎症风暴的药物,那就对病人是非常非常有好处的。”——徐晓玲
那段时间,徐晓玲夜以继日地忙碌着。
“她是我们安徽省救治组组长,每一个确诊病例都需要晚上她签字确认,然后,我们还要研究这个课题,所以我们经常会到两点三点还打电话在沟通科研项目,还要去承担会诊。所以每天她都休息很晚。”——中国科大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王东升
功夫不负有心人。科研团队发现了新冠病毒感染致重症肺炎炎症风暴的关键机制后,在此基础上迅速拟定托珠单抗治疗方案,并用于临床探索性治疗。在武汉14家重症患者定点救治医院推广应用,500多位患者因此受益。国家卫健委将这一治疗方案列入正式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作为中国政府第三批赴意大利抗疫医疗专家组顾问,徐晓玲还将“托珠单抗+常规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与救治经验带到了异域他乡,在包括意大利在内的20多个国家推广应用。
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经取得战略性胜利。今年九月,徐晓玲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现在,除了日常的行政和诊疗工作,她还在对前期新冠肺炎临床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得出更多有价值的临床研究结果。
“临床医生还是要注意平时临床的积累,要能够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做好临床本职工作。我还是希望我能够做好一个医生,做一个真正能够为病人解除病痛的医生。”——徐晓玲
网址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2BOGczb8LonCcFtycyCBBQ
中安在线
【榜样】 徐晓玲:身披白袍冲在前 披荆斩棘建功勋
网址链接: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20/09/30/008531942.shtml
责编:方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