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微信扫码

    预约挂号

  • 支付宝扫码

    预约挂号

  • 扫描二维码扫码

    参与国家卫生健康委患者满意度调查

院级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院级新闻
中国科大附一院成功开展全球首例可充电3.0T磁共振兼容脑起博器植入术
发布日期:2022-10-10   来源:神经外科   作者:熊赤   点击:

脑起搏器植入手术(DBS)是帕金森病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植入起搏器后,无法在开机状态下进行高强磁场磁共振检查给很多帕金森病友带来困扰。10月10日,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牛朝诗教授团队成功开展全球首例“可充电、可远程程控的3.0T磁共振兼容脑起博器”植入手术,切实解决了这一难题。

52岁的张先生(化名)是来自四川成都的一名高级工程师,2008年开始出现右侧胳膊乏力和运动迟缓的症状,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帕金森病,一直在进行药物治疗。然而,随着病情加重,药物疗效逐渐变差,且出现了“舞蹈样异动症”的副作用,张先生肢体抖动、僵硬症状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和生活。

经当地医院推荐,张先生来到中国科大附一院神经外科就诊,经过完善术前检查和病情评估,张先生符合脑起搏器植入条件。

考虑到张先生今后的生活质量和诊疗需求,医院神经外科牛朝诗教授团队决定为他植入全球最新的“可充电、可远程程控的3.0T磁共振兼容脑起博器”。10月10日,神经外科主任牛朝诗教授团队联合术中磁共振手术室、麻醉科,为张先生实施了“MR导向、微电极记录辅助双侧STN可充电3.0T 磁共振兼容脑起搏器植入术”。术中,牛朝诗教授团队结合磁共振影像结构定位、微电极记录电生理定位和临时电刺激验证,在大脑精准植入电极,并在胸口植入脉冲发生器,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张先生感觉良好,等待3-4周脑水肿消退后就可以通过远程程控完成脑起搏器的开机和调试。

牛朝诗教授介绍,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又称脑起博器,是在脑内特定的神经核团植入电极,释放高频电刺激,调控异常神经环路,从而缓解疾病症状的一种手术。

“帕金森病是脑起搏器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疾病,但是该病常发于中老年人群体,患者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正是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高发的年龄,而3.0T磁共振检查在诊断这类疾病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牛朝诗教授表示,以往患者植入脑起搏器后禁止MRI检查,近年来通过技术革新,部分脑起搏器实现了关机或设定特定“核磁模式”下兼容磁共振检查,但患者无法在正常开机下接受临床中应用更广、成像质量更高的3.0T 磁共振,且关机或设定“核磁模式”易导致患者症状出现波动。

牛朝诗教授介绍,此次为张先生手术植入的脑起搏器可以在正常开机状态下进行3.0T 磁共振检查,同时还具备互联网远程程控功能,方便了患者术后程控管理,大大提升了植入体验。

据悉,中国科大附一院神经外科是中国最早开展脑起博器植入手术的学科之一,20余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脑起博器及其植入手术不断发展,适应症种类从最早的帕金森病,扩展到肌张力障碍、意识障碍、精神疾病等;脑起搏器从单通道不可充电,到双通道可充电,并使用远程程控功能、变频刺激等新技术,进一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和医疗负担。(神经外科 熊赤/文  党委宣传与统战部 吴家炜/图 牛朝诗 郑昌成/审核)

责编:方雯





Copyright © 2017安徽省立医院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5009222号-3   Designed by Wan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