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的大力支持下,一批针对脑血管疾病临床救治亟需的大型医疗设备,如双球管DSA机、ROSA神经外科机器人、立体定向仪、头颈一体化超声、多功能脑血流监护仪、经颅磁刺激仪等陆续安装完成,正式投入使用。该批设备涵盖了脑血管急救、血管内介入治疗、微创外科治疗、重症监护、早期康复训练、脑卒中筛查、科普教育等方方面面,大大提高了医院脑血管病诊治水平,惠及全省乃至周边区域百姓。如ROSA神经外科机器人可对脑深部及脑干出血患者实施脑内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多功能脑血流监护仪的使用,有效提高了脑卒中重症患者的治疗、监护水平,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头颈一体化超声在监测动脉粥样硬化及慢性炎症反应中的应用,可以综合评估缺血性卒中发生的风险,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干预,降低脑卒中高危患者的发病风险;经颅磁刺激仪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等。目前我院年取栓手术量达三百余例,年静脉溶栓两百余例,位于全国前列。
DSA导管室
在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的同时,医院还建设了脑血管病研究中心,相关基础研究正在蓬勃开展。在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的支持下,流式细胞仪、荧光定量PCR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脑片膜片钳等一批科研设备已完成安装、培训并正式投入使用,目前正针对脑血管病引起的脑损伤和脑修复,神经损伤引起的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机制等进行探索研究,高标准实验室的建立对脑血管病的诊治能力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经颅磁刺激仪
脑颈一体化超声
据悉,在我国,由脑卒中导致的致死、致残现象普遍存在。据统计,我国每5位死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脑卒中,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率的22.3%。此外,有3/4脑卒中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有40%病人重度残疾。我国每年因脑卒中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高达400亿元人民币,并呈现上升趋势。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不仅加重了患者家庭因病致贫返贫的可能性,也给医疗资源和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负担。在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健康委的大力推动下,我院成功申报并获批了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脑血管方向)。通过该项目的建设,我院将建成全省疑难危重脑血管病诊疗中心、临床研究中心和综合信息平台,提升全省疑难危重脑血管疾病诊治能力,提高脑血管疾病领域科研实力,培养一批临床与研究复合型人才队伍,构建满足医教研需求的信息化体系,充分发挥辐射能力和影响力,为进一步提升脑血管病诊疗、筛查水平,降低脑血管疾病发生率、致残与致亡率,强化“健康中国”建设战略保障做出重要贡献。(神经内科 孙俊、张艳 学科规划管理处/文 神经内科/图 杨会志、王国平/审核)
责编:吴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