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病率直线上升,《中国心血管健康和疾病报告2020》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现患病人数3.3亿,随着人口老龄化,泛血管疾病患病人数迅猛增长,已成为威胁我国民众健康的“头号杀手“。
在我院院长、“十四五”重点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泛血管疾病综合防控体系的研究及推广》首席科学家葛均波院士的带领下,泛血管疾病中心以常见病、多发病为突破口,加强综合防治,强化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推进早诊早治,科学防止,推进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为国民健康、健康中国贡献价值和力量。
9月27日下午,为全力配合推进我国泛血管疾病的早期防控策略建设,我院主办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泛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防控系统”启动会召开。会议由我院副院长、课题负责人翁建平教授主持,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科研处、财务运营与管理处等多部门代表参会,共同探讨泛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防控系统的进展和建设实践工作。
翁建平教授指出,泛血管疾病管理需通过建立标准化泛血管疾病综合管理平台和操作流程,实现多学科合作,开展早筛、早诊,将高危人群和ASCVD患者纳入统一筛查路径,通过围绕泛血管病变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筛查和全景式评估,整合综合性治疗策略和专科转诊流程,重视长期随访,逐步完善覆盖泛血管疾病全周期的科学管理模式和体系,实现降低终点事件率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我院作为泛血管管理中心体系中规模最大的医院之一,需积极发挥引领辐射作用。
徐索文研究员就医院泛血管课题研究进展进行汇报,并提出针对泛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预测模型。研究内容聚焦揭示影响泛血管疾病的代谢性危险因素,建立泛血管疾病高风险预测模型,以及纵向评估泛血管健康进展,筛选高危人群的早期预警和精准分型分子标志物。并在已有的进展上做出完成“泛血管健康情况”数据采集整合、高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并在前期的前瞻性队列中进行验证、不同特征/干预方式中多组学分析筛选鉴定早期预警和新标志物等规划;李莹主任介绍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泛血管研究进展,提出包括持续推进课题和PVMC建设两大方向的未来计划;王建刚主任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的课题进展情况,提出应从课题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方面进一步细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戴宇翔主任围绕“中国冠心病全年龄段人群的多组学研究“的主题进行了汇报。
刘四化主任对实例进行详细分析,对如何针对泛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防控上有更多的抓手和着力点提出了重要建议;马礼坤主任强调了危险因素与疾病表型的辩证关系;葛建军主任通过生动的临床病例引出对于弥漫性血管狭窄疾病表型与基因的联系;王炜主任提出亟需探索“代谢因素“在泛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并对基础研究的临床转化寄予了高度期待。科研处、财务处相关负责人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翁建平教授总结时,对于团队目前工作的广度与深度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泛血管体系的创新性与领先水平,他要求大家各司其职,树立明确目标,争取有高标准论文的产出以及健康管理体系的推广,高质量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泛血管中心 何清泽 周泳雯/文 党宣传与统战部 方咏/图 翁建平/审核)
责编:朱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