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微信扫码

    预约挂号

  • 支付宝扫码

    预约挂号

  • 扫描二维码扫码

    参与国家卫生健康委患者满意度调查

院级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院级新闻
脑衰老与脑疾病研究中心和神经内科团队在阿尔茨海默病衰老生物标记物研究中取得进展
发布日期:2023-04-13   来源:脑衰老与脑疾病研究中心   作者:戴林斌   点击:

近日,中国科大附一院脑衰老与脑疾病研究中心和神经内科团队在著名医学期刊《BMJ》的子刊《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and Psychiatry》(IF=13.654)上发表题为“Molecules of senescent glial cells differentiate Alzheimer's disease from aging”的原创性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利用动物及细胞模型、人脑组织以及临床队列样本并结合分子生物学和超高灵敏检测技术等,发现了人脑健康衰老和AD病理性衰老的生物标记物。

研究人员首先对临床人脑组织样本进行了检测,发现人脑中(包括正常人脑组织样本和AD人脑组织样本)的衰老细胞主要是星型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谱系细胞。研究人员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到了8个(CCL2, YKL-40, HGF, MIF, S100B, TSP2, LCN2,和serpinA3)衰老星型胶质细胞的潜在分子,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最后,研究人员利用团队前期已成功建立的符合国际化标准的临床认知队列(China Aging 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Initiative, CANDI)中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脑脊液中的YKL-40是星型胶质细胞正常衰老的生物标记物;而HGF,MIF和TSP2则在正常衰老的道路上拐向了异常衰老的歧路,从而成为了AD病理性衰老的生物标记物。

综上,本项研究鉴定出了脑脊液中区分星型胶质细胞正常衰老和AD病理性衰老的生物标记物,为评估人体脑内衰老水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也为将来靶向衰老胶质细胞的临床试验提供了疗效评价指标。

中国科学技术大附属第一医院脑衰老与脑疾病研究中心博士后戴林斌和副研究员高峰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申勇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神经内科王琼、吕心怡、程昭昭、吴燕、柴贤良等为共同作者。本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施炯教授、瑞典哥德堡大学Henrik Zetterberg教授和Kaj Blennow教授,以及美国埃默里大学Allan Levey教授的大力指导和帮助。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A0509304)、中科院先导项目(QYZDY-SSW-SMC012,XDB3900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31530089,82030034)以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YD2070002003)的资助。(脑衰老与脑疾病研究中心 戴林斌 文/图 申勇/审核)

论文链接:https://jnnp.bmj.com/content/early/2023/04/02/jnnp-2022-330743.long

责编:方咏
Copyright © 2017安徽省立医院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5009222号-3皖公网安备34010302001040号   Designed by Wan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