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0日是第9个“世界痛风日”,又称“全民关注痛风日”,今年的主题是“走出误区,回归科学”。为提升公众对痛风疾病的科学认知,我院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科举办了系列活动。
参加痛风学组420全民关注痛风日巡讲
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科主任陶金辉受邀参加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痛风学组主办的420全民关注痛风日2025年全国巡讲活动,陶金辉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作《基于致病信号靶点的痛风缓解机制》专题报告。该报告基于陶金辉课题组前期发现的“胞外ATP是痛风的第二致病信号”理论,系统阐述了机体调控胞外ATP水平在痛风缓解中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全新视角。
举办线上线下痛风知识科普讲座
尽管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是其发病率仍逐年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是防治理念的错误,“低嘌呤饮食”并不能有效防治高尿酸血症。陶金辉团队认为“尿酸是机体能量代谢过剩的产物”,“排尿酸就是排机体多余的能量”,因此提出了“低嘌呤、低能量饮食并重”的高尿酸血症防治理念,经过10多年的宣传推广,逐渐被大众认可。为进一步普及这一防治理念,4月19日中午,陶金辉在科室举办了题为“痛风饮食那些事”的专题讲座,晚上进行了题为“痛风真相大揭秘”的线上科普活动,近400人在线收看。
举办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义诊活动
4月20日上午,陶金辉带领科室医护团队在医院北区门诊一楼大厅举办了义诊活动,多位医护组成公益团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咨询群众解释了痛风的发病机制、危害及如何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预防痛风等,并为痛风患者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获得大家一致好评。(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科 王荪/文 邵慧君/图 陶金辉/审核)
责编:方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