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微信扫码

    预约挂号

  • 支付宝扫码

    预约挂号

  • 扫描二维码扫码

    参与国家卫生健康委患者满意度调查

通知公告
您的位置:首页>>科研教育>>科研>>通知公告
关于合作申报2023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项目公示
发布日期:2023-05-08   点击:

我单位合作的下列项目拟申报2023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特进行公示。公示期: 2023年5月8日至2022年5月12,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您请以实名书面方式向科研处反映。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胡海汐 0551-6228373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2年5月8日

 

附:公示内容

奖项类别:华夏医学科学技术奖

项目名称:颅神经疾患精准神经外科治疗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含排序):于炎冰,张黎,陈礼刚,姜晓峰,梁维邦,李岩峰,俞文华、张良文、屈建强,钱涛、徐伦山,黄海韬

主要完成单位(含排序):中日友好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京鼓楼医院,辽宁省人民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项目简介:

中国人口基数巨大,有众多颅神经疾患患者等待救治。颅神经疾患包括三叉神经痛(TN)、面肌痉挛(HFS)、舌咽神经痛(GN)等。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是治疗颅神经疾患最重要的外科方法,但在我国仍未普及。包括MVD、球囊压迫(PBC)、射频热凝、伽马刀等在内的规范化外科操作技术有待推广,颅神经疾患的整体治疗水平亟待提高。项目组经过20余年的实践研究,建立了颅神经疾患精准神经外科治疗体系并成功在国内推广,对提高我国颅神经疾患整体诊疗水平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1.颅神经疾患发病机制的研究:项目组的创新性研究表明:颅神经疾患发病本质为异位动作电位形成,其病理基础为颅神经受累部位脱髓鞘变性。项目组通过对HFS MVD术后延迟治愈和延迟治愈静止期的研究以及围手术期异常肌反应(AMR)神经电生理监测研究,提出了除经典“短路学说”之外的“面神经核团兴奋学说”来解释HFS发病机制。项目组通过对HFS MVD术后患侧迟发性面瘫的临床研究创新性提出了“面神经迟发水肿机制”假说。以上有关发病机制的新发现,为颅神经疾患治疗理念与技术创新找到了充分科学依据。

2.创新采用颅神经疾患诊疗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器械、新材料:项目组在国际上率先将耳蜗电图(ECochG)监测用于MVD听力保护,完善了面瘫后HFS、不典型HFS、梅杰综合征、不典型GN、第8颅神经功能障碍、神经源性高血压、中间神经痛、咬肌痉挛、多发颅神经疾患、青少年颅神经疾患、家族性颅神经疾患等的诊断标准,建立了术前颅神经及血管影像学三维重建评估标准,提出了主要和次要责任血管、桥小脑角四分区等重要理念,创新了责任动脉悬吊法、生物力学分压法、架桥法、套垫法、预垫法、盲垫法、分层植入垫棉法等MVD技术,扩展了包括PBC、射频热凝、伽马刀等在内的新的治疗方法,并根据临床需求积极开发MVD专用牵开器、神经剥离子、PBC穿刺套管针、球囊导管等手术器械和血管减压材料。以上理念、技术与产品的创新为建立完善的精准神经外科治疗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建立完善针对不同颅神经疾患实施个体化、规范化精准神经外科治疗的体系:在HFS方面,项目组完善了AMR术前诊断技术,提出了HFS MVD术后延迟治愈、延迟治愈静止期、迟发性面瘫、听力保护等概念和防治措施,将手术总有效率提高到98%以上。在TN方面,项目组提出在开颅手术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MVD、感觉根部分切断术(PSR)或三叉神经感觉根梳理术等的个体化手术方案,以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MVD、PSR、PBC、射频热凝、伽马刀等外科方法的指征,规范了上述手术操作技术,将手术总有效率提高至95%以上。在GN方面,项目组提出了将MVD和后组颅神经部分切断术(PR)有机结合的手术方法,将GN外科治疗的总有效率提高至99%。项目组同时建立了术前影像学评估标准,完善了第8颅神经功能障碍、神经源性高血压、中间神经痛、咬肌痉挛等少见颅神经疾患的外科诊疗体系,明确了不同颅神经疾患术后疗效评价体系,健全了各种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防治原则,将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至1%以下。

4.将颅神经疾患精准神经外科治疗体系向全国推广,极大提高了我国颅神经疾患诊疗水平:项目组累计发表相关SCI文章300余篇,总累计影响因子192分,总被引次数447次;发表中文文章600余篇,撰写6篇中国专家共识,总被引次数2500余次;其中,代表性论文总被他引量207次,SCI总被他引39次,中文总被他引量168次,SCI最高影响因子13.029分,SCI总分值38.782分;主编颅神经疾患外科治疗专著10余部,主编或参编教材6部;授权专利10余项。在建立完善针对不同颅神经疾患个体化、规范化精准神经外科治疗体系的基础上,项目组于2012年成立了中国首个颅神经疾患诊疗协作组,参与单位达600余家,举办11次全国性会议及60余次区域性会议,举行颅神经疾患诊疗专题全国巡讲60余次。项目组取得的成果在全国1000家以上单位应用,培养、培训相关专科医生4000余名,目前每年治疗颅神经疾患患者2万余例,极大提高了我国颅神经疾患的整体诊疗水平,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序号

论文名称

刊名

年卷页码

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含共同)

1

中国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专家共识(2015)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5,31(3):217-220

于炎冰(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

2

中国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专家共识(2014)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4,30(9): 949-952.6

于炎冰(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

3

中国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脑神经疾患围手术期风险专家共识(2015)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5,31(10): 978-983

于炎冰(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

4

Meige综合征的神经调控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 年版)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1, 20(12):1189-1193

于炎冰,田宏(共同通讯作者)

田宏、于炎冰、牛朝诗、王学廉(共同第一作者)

5

经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2, 12(5):260

李岩峰(通讯作者)

李岩峰、于炎冰、马逸、梁维邦、张勇、俞文华、张良文、钱涛、徐晓利(共同第一作者)

6

中国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脑神经疾患术中减压植入物专家共识(2016)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6,32(10): 976-977

于炎冰(通讯作者),于炎冰、张黎(共同第一作者)

7

显微血管减压术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年11月

于炎冰(著)

8

颅神经疾患于炎冰2020观点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9年11月

于炎冰(著)

9

Artemether confers neuroprotection on cerebral ischemic injury through stimulation of the Erk1/2-P90rsk-CREB signaling pathway

Redox Biology

2021 Oct; 46:102069

陈礼刚,郑文华(共同通讯作者)

李帅,彭汤明,赵霞(共同第一作者)

10

NEO100 enables brain delivery of blood‒brain barrier impermeable therapeutics

Neuro-Oncology

2020, Jan 23(1):63-75

Thomas C. Chen、陈礼刚(共同通讯作者)

王卫军、Nagore I. Marín-Ramos(共同第一作者)

11

Electrophysiological signatures predict clinical outcomes after deep brain stimulation of the globus pallidus internus in Meige syndrome /

Brain stimulation

2021 May 14(3):685-692

于炎冰、王亮(共同通讯作者)

田宏 张波(共同第一作者)

12

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技巧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2, 28(3) 322-323

于炎冰(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

13

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治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6, 22(9) 538-540

于炎冰(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

14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for atypical hemifacial spasm: lessons learned from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12 cases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2016, Feb;124(2):397-402

于炎冰(通讯作者);刘江,袁越(共同第一作者)

15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for Classical Trigeminal Neuralgia Caused by Venous Compression: Novel Anatomic Classifications and Surgical Strategy

World Neurosurgery

2018 May;113:e707-e713

姜晓峰,牛朝诗(共同通讯作者),吴旻(第一作者)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序号

知识产权(标准)类别

知识产权(标准)

具体名称

国家

授权号(标准编号)

授权(标准发布)

日期

证书编号(标准批准发布部门)

权利人(标准起草单位)

发明人(标准起草人)

1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球囊导管以及三叉神经压迫设备

中国

ZL202020835212.2

2021年6月18日

13457284

深圳市擎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黄海韬马逸聂长宁李午阳官国锋

2

实用新型专利

球囊导管

中国

ZL202021162549.8

2021年06月 22日

13475738

深圳市擎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黄海韬马逸汪郁卉

3

实用新型专利

医用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套管针

中国

ZL201720098648.6

2018年03月27日

 

7126522

 

南京鼓楼医院

徐武梁维邦戴宇翔

4

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三叉神经半月节压迫术中穿刺针组件

中国

ZL201510727358.9

2017年07月07日

2544205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力董晓巧朱强俞文华

5

发明专利

一种医疗器械抓取装置

中国

ZL201911027559.2

2021年 06月01 日

4453359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陈礼刚刘亮张苓李文豪

6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新型可调手术器械架

中国

ZL201821457040.9

2019年08月23日

9270325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周杰向伟廖宏森彭涛明扬陈礼刚

7

发明专利

乳突牵开器

中国

ZL201610995517.8

2018年11月 13日

3148397

辽宁省人民医院

李岩峰

8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压力反馈型神经剥离子

中国

ZL201920076315.2

2019年12月13日

9772094

南京鼓楼医院

徐武梁维邦

9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逐步推进导向装置

中国

ZL202020572545.0

2021年04月20日

12999098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俞文华江力王昊

10

发明专利

一种改性镍催化材料制备中枢神经系统用药物中间体的方法

中国

ZL201810396983.3

2021年06 月04日

4463814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陈礼刚张苓刘亮丛茜冯梦瑶周梅侯振凯张泽

 


Copyright © 2017安徽省立医院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5009222号-3皖公网安备34010302001040号   Designed by Wan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