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心脏超声医学中心主任杨好意率领团队受邀主持参与中国医师协会“5G造影-云介入”疑难病例空中会诊,与全国各地超声同仁和网友们分享心超病例诊断经验,展现了我院心脏超声医学中心的整体实力、提升了学科影响力。此次疑难病例空中会诊由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主办、西门子公司承办,直播期间最高上线参与12万人。
直播当天,我院心脏超声医学中心团队分享的病例为“术前术中超声对房室间隔缺损的分型诊断”,首诊住院医师王今汇报了患者病史及超声所见,心脏超声医学中心主任杨好意详细介绍了术前会诊情况,主治医师陈娟详细介绍了术中超声情况。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舒先红教授和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燕丽教授为远程会诊团专家,两位教授高度评价我院心脏超声医学中心提供病例的临床价值和教学意义,从超声影像所见、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查等角度进行了细致点评,并指出该病例在临床诊断工作中容易忽略、漏诊的细节部分。杨好意教授着重介绍了房室间隔缺损分型诊断的临床意义,指出分型诊断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尤其是对外科术前制定手术方案的重要意义。
房室间隔缺损,又称房室共道畸形或心内膜垫缺损,是一组累及房间隔、室间隔及房室瓣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3%至5%。房室间隔缺损患者,心房、心室的分流和房室瓣的反流会增加心室容量负荷,易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尤其是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患者,在早期即可出现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此类患者诊治,早期明确诊断对早期治疗、精准治疗尤为重要。
“5G+超声”是互联网新时代和医疗前沿的组合,常态化疫情防控时代,医生的工作方式悄然发生转变,如何在线上远程对疑难病例进行会诊讨论,高效帮助基层医院提高诊疗水平,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次“5G+超声”疑难病例空中会诊直播期间,最高峰上线人数达12万,来自全国各地的超声同仁以及关注心脏超声的网友们在互动区积极参与讨论并留言提问。全国各地基层医疗单位的超声同仁们线上远距离、与超声专家面对面交流讨论,也进一步扩大了我院心脏超声医学中心的影响力。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心脏超声医学中心前身为医院心脏超声科,由吕世勤主任创建于1979年,现有医师23名,其中正高职称1名,副高职称2名,博士1名,硕士17名,中级以上职称占48%。总院和南区目前有24间检查室,承担门诊、住院、体检的常规检查,年检查人数10余万人次,开展各类心脏超声技术,如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胎儿超声心动图、心脏声学造影、负荷超声心动图、超声引导下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左心耳封堵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等,每年承担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前超声录像2200余例,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300余例。心脏超声医学中心现已发展成为设备齐全、诊断水平先进、规模较大、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的学科。中心病例多、病种全、疑难病例丰富,借助学科优势,常年招收规培生、进修生,注重教学实践,积极帮扶基层医院提高诊疗水平。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坚持以教育为本的科学理念,组织会员及其单位不断创新,开拓进取,共同发展超声医学教育事业,着力于超声医生规范化培训和线上教育,提高超声医学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心脏超声医学中心 刘红娇 文/图 杨好意/审核)
责编:朱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