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进入互联网医院

  • 抖音号

  • 微信视频号

  • 哔哩哔哩

学科导航
院区选择
中区
南区
西区
北区
感院
滨湖保健中心
望湖城社区
离子医学中心
介入科
科室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介入科于199912月建科,是我省最早建立正规介入病房的学科之一,安徽省临床重点专科,肿瘤及外周血管的介入诊疗省内领跑,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首批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培育单位,药物临床试验基地。2000年被批准为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点,2017年被批准为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点,2018年被批准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20243月,介入科成为一院4区布局(介入科一病区-中院区;介入科二病区-南区;介入科三病区-西区;介入科四病区-北区),设科主任、副主任及病区主任4名;有专科病床174张,省内规模最大介入医学科。科室人才梯队合理,拥有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者3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博士学历8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学历9人,本科学历5人。江淮名医1人,安徽省第一届卫生健康骨干人才1人。

学科学术主任吕维富系一级主任医师、博士、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202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0年获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获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12年获安徽省首届江淮名医。现任安徽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安徽省综合质控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放射学分会常委国家综合质控中心常委,在国内综合介入界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学科现任行政副主任(主持工作)侯昌龙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蚌埠医科大学及皖南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肝癌及肝硬化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具有较高的介入治疗技术水平,主要专业方向为肿瘤及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现任亚洲冷冻治疗学会常委、中国医院协会精准医疗分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微创介入专委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持国家癌症中心、安徽省教育厅等课题7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中英文论文30余篇,参与获得安徽省及广东省科技成果3项、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参编国家卫健委“十四五”规划教材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划教材《医学影像学》第五版。

科室亚专科发展方向主要为:血管性疾病介入治疗、非血管介入治疗及肿瘤综合介入治疗。科室诊疗常规及规章制度完善,在肿瘤和血管疾病介入治疗、肿瘤比较影像学方面研究深入。强调在规范化介入治疗基础上针对每个不同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精细化治疗,技术上追求与国际接轨。开展的大肝癌门静脉剥夺术门静脉高压症介入治疗MR引导下介入诊疗、胆道支架联合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125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肝动脉和门静脉联合化疗栓塞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等技术项目居国内先进水平;中晚期肝癌精细介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消融治疗恶性肿瘤的碘粒子植入治疗等技术省内领先。

近年来科室引进具有较强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4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滕皋军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育才教授、国家放射与治疗治疗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介入血管科主任李茂全教授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家平教授等国内著名学者教授,指导科室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巩固和深化具有领先优势的科学研究项目,加强对危重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与探索,重点加强肝癌介入诊疗临床研究,肿瘤的射频消融与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相关基础研究等。科室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卫生计生委医学科研专项项目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3项;安徽省高校科研计划重大项目3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项,其他省厅级科研基金12项;科研经费达700余万元。研究者发起的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4项,参与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横向课题14项。主编《现代介入影像与治疗学》1部,参与编写指南或专家共识8部,参编各类专著或教科书14部,申报实用新型专利10项。晚期胰腺癌一体化介入综合诊疗体系的创新建设2021年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CT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临床应用及分子机制研究中晚期肝癌精细介入治疗介入放射学内支撑技术在人体腔道狭窄和闭塞中的应用介入放射学新技术在危重患者抢救中的综合应用分别获2017年、2012年、2008年和2006年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介入科于2017年获安徽省十三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能够开展各类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及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是我省介入诊疗专业中人员最整齐、设备最齐全、功能最完备的科室。专科主要病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肝癌、肝转移癌、胰腺癌、肺癌、主动脉疾病等介入治疗水平居省内领先水平。截至2024年底共完成8万余例次介入手术。专业特色包括:门静脉高压症;外周血管性疾病包括下肢动脉硬化、下肢静脉血栓、下肢静脉曲张、主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经导管化疗栓塞术;实体肿瘤的化学消融及物理消融治疗;实体肿瘤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消化道、胆道、气管输尿管尿道等各种腔道狭窄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腰椎等骨质破坏骨水泥成形术各种急性出血等。

2024年科室门诊13500人次,病房出院11600人次,床位使用率97.80%,住院患者满意度100%,平均住院日6.69天,学科CMI1.07,共完成介入手术10244台(其中四级手术占比15.84%)。科室收治病种以肿瘤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并重,尤其是消化道大出血、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等急危重症患者收治能力较前明显提高,为我院急诊抢救综合诊疗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本专科强调在规范化介入治疗基础上针对每个不同的患者特别是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个体化、精细化治疗,采用多种手段联合进行肿瘤介入治疗,技术上追求与国际接轨。

科室通过科研和技术创新,秉承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发展谋略,主办国家级省级继教班,将国内外介入名家请来讲学指导,同时通过组团式参加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追踪学科发展前沿,使我院介入放射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在省内及国内的影响力逐年提升。依托安徽省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恶性肿瘤微创介入治疗(2018-TG09在省内开展多场次多种形式学习培训班,牵头成立了安徽省介入治疗专科医联体安徽省门静脉高压综合诊治医联体安徽省肿瘤介入治疗专家委员会(AHIC,推动了区域医疗资源整合与共享,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通过举办继续教育学习班、研讨会、讲座、会诊等多种帮扶、支持形式,并利用区域医疗网络服务平台实现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医疗咨询、医疗教育等多种模式,多方面全方位带动我省整体介入学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发挥我院、我科在省内的龙头地位和带动作用。每年举办国家级及省级继教班1-2次,每年培养进修医师10人以上,开展3-5家基层合作医院的帮扶工作,促进市县级医院介入学科的发展。通过自身的快速发展带动安徽省全域介入学综合介入技术的开展与进步,指导规范化与标准化开展综合介入技术,具有规划指导我省开展综合介入技术质量控制工作的能力。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庐江路17号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天鹅湖路1号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环湖东路107号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阜阳北路与龙湖路交叉路口西北角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繁华大道118号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长宁大道17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