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09 10:43 来源:心血管内科 作者:闫红丽、陈昱 点击:298
近日,上海六院安徽医院(中国科大附一院北区)介入导管室内,一场 43 分钟的生死救援紧急展开。面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反复发生的室颤“电风暴”,多学科医护团队接力抢救,最终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
17时37分,介入导管室内,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接近尾声。心电监护仪突然发出刺耳警报,患者心电图出现频率超200次/分的宽大畸形QRS波群,这是典型的室颤信号。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余华立即进行“电除颤”,150焦耳的能量瞬间通过电极片传递至患者胸膛;上海六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陈昱同步实施胸外按压;护士长闫红丽带领护理团队递药、调设备,抢救有序启动。
然而,标准心肺复苏后患者心律无法维持,室速与室颤交替出现,如同失控的“风暴”在心脏内肆虐。这种在医学上称为“电风暴”或“交感风暴”,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反复发生数十次室颤,若不及时干预,死亡率高达100%。
“启动高级生命支持!”接到求助后,麻醉科、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医生火速抵达导管室,开展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血管活性药物循环维持等操作。
17时40分,首次电除颤后患者短暂恢复窦性心律,但仅维持30秒便再次发生室颤;17时45分,第三次室颤发作,余华将除颤能量升至200焦耳,配合冰帽物理降温降低脑代谢,陈昱医生根据血压心率动态调整升压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用量;17时50分,上海六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吴军、我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步春加入抢救;17时53分,气管插管成功,呼吸机保障氧合供给。
历经43分钟、18次电除颤,18时20分,患者心跳恢复稳定窦性心律,血压回升至正常范围,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意识也逐渐恢复。
抢救成功后,患者被紧急转运至 EICU。重症医学团队通过呼吸机辅助通气、持续有创血压监测、动态调整药物、精准纠酸补液等措施,守护患者生命防线。
术后第二天,经评估,患者成功拔除气管插管,恢复自主呼吸;第三天,各项指标稳定后,患者转入心血管内科病房。在医护人员照料下,患者身体与精神状态日渐好转。
出院前,患者紧握余华的手哽咽致谢:“那 43 分钟我醒过几次,每次都能看到你们围着我,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她还定制锦旗,写下“抢在分秒之间,救在生死边缘;再生之恩,永世难忘”。
此次抢救,是上海六院安徽医院多学科协作能力的集中体现,更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生动实践。作为安徽引入的优质医疗资源,上海六院与中国科大附一院强强联合,将先进急救理念、顶尖诊疗技术与本地需求深度融合。
从介入导管室标准化建设到重症医学科 MDT(多学科会诊)模式落地,从创伤急救网络搭建到常态化应急演练开展,医院始终朝着 “让安徽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国家级医疗服务”的目标迈进。
“患者的信任是我们最大的动力。”上海六院安徽医院副院长黄巍表示,未来医院将继续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凝聚沪皖两地优质医疗资源,打造急救铁军,为更多急危重症患者托起生命希望。(心血管内科 闫红丽、陈昱 文/图 余华、马礼坤/审核)
责编:方雯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进入互联网医院
支付宝扫码
预约挂号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庐江路17号
邮编 : 230001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天鹅湖路1号
邮编 : 230036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环湖东路107号
邮编 : 230031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阜阳北路与龙湖路交叉路口西北角
邮编 : 231131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繁华大道118号
邮编 : 230001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长宁大道1700号
邮编 : 230088